“新型控制器之父。”
“大白1代的设计者。”
“机械工程博士,导师是杨怀谷院士。”
“纳米生物博士,导师是李纯柏院士。”
“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理学博士,导师是宋礼章院长。”
“量子力学博士,导师是陈庭秋院士。”
“这四位院士是不是华夏院士总统山?”
“毫无悬念,肯定是。”
“我的,那丁升这也太硬了吧,他到底是什么妖怪!”
“一直都很硬好吧,你现在才发现?”
“”
这就是名人效应,不需要自己过多介绍,自然有路人甲乙丙丁帮忙科普知识。
其实在旁人出“时空科技创始人”几个字的时候,刚才提问的那位基金代表就已经知道这位站起来的年轻人是谁了。
虽然时空科技刚刚起步不久,但其发布的产品用“强无敌”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后面的这么多博士身份,导师关系不过都是锦上添花罢了。
“好吧,丁博士,刚才是我眼拙了,那么你可以给大家讲一讲具体的解决方案?”这毕竟是一个学术会场,想来想去基金代表还是决定用“博士”来称呼他。
还是那句话,在座的两拨人虽然立场不同,但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管是科研团队,还是重研部、自然科学基金会背后都是华夏,想做的都是用科学为华夏、为人类谋福祉,双方并不是对立方。
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来这里之前,我做了很多准备,那就一样一样的来吧,先从超环面仪器起。”
这话丁升就是在瞎扯淡了,来这里之前他根本不知道新型粒子加速器的研究到底进展到了那一步,什么超环面仪器、什么全截面弹性散射侦测器都是从上次和宋院长的电话中现套出来的。
准备,不存在的。
“在这之前,我想请问一下新型粒子加速器在超环面仪器上,是遇到了什么样的技术问题?”
这个问话一出口,现场立刻陷入了一阵阵窃窃私语中,不用仔细去听就知道,很多人已经开始怀疑丁升的专业性了。
尤其是重研部代表,直接就有人站起来提出质疑,“丁博士,如果你连新型粒子加速器团队遇到的技术问题都不曾了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刚才所的‘解决方案’,是在故弄玄虚?”
在这里,用“故弄玄虚”这个词已经是很给丁升面子了,换了别人他该的就是“胡八道”了。
“因为这次我们是奔着建造高纯度环境下观察希格斯玻色子而去的,总所周知,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也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我们在以大型强子对撞机为基础,改进超环面仪器的时候,遇到的难题有不少,第一个就是漂移管和薄隙室在工业技术上无法更进一步,使得μ子谱仪无法在纠正了在r-φ方向上μ子鉴别上的系统偏差。”